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胰胆管合流异常应如何治疗

07-16 04:09 好宝宝 208

黄疸、腹痛、发烧是儿科常见症状,可见于肝炎、肝炎综合征、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囊炎、胰腺炎、胆石症、胰胆管合流异常等疾病。其中一部分为小儿内科疾病,早期诊治即可治愈。但梗阻性黄疸多属于先天性胆道畸形,需及早手术,疗效佳良。如延误诊治,将引起胆道感染、胆结石及胆汁瘀积性肝硬化乃至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轻者影响病儿的发育营养,重者将危及病儿的生命。

60年代初期,国内外对胆道闭锁等胆道畸形的诊断尚无有效的诊断方法,疗效亦差,近年来,由于B型超声、核素扫描、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核磁共振及CT等影像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诊断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胰一胆管合流异常这种疾病,由于胰管纤细(直径仅数毫米),致使这部分病儿用上述方法仍不能明确诊断,而久治不愈。

胰胆管合流异常应如何治疗

胰胆管合流异常应如何治疗

正常情况下,胰管、胆管分别进入十二指肠壁内,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成为一个共同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胰、胆管周围均有括约肌,胆汁与胰液不相混合,各自进入十二指肠参与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如果胰、胆管不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而在壁外合流,就是合流异常了。这种异常发生于胚胎期,因而是一种先天畸形。它不仅形态异常,同时由于欧迪氏括约肌的功能缺失,造成胆汁与胰液在进入十二指肠前相混,甚至胰液逆流到胆管内;各种胰酶被激活后破坏了胆管壁的正常组织,如弹力纤维等,造成胆汁淤积、胆道感染,出现胆总管囊肿、胆管穿孔、胆结石。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癌、胆管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同样,胆汁进入胰管后,亦可续发胰腺炎等胰腺并发症,出现间歇性黄疸、腹痛、发热等症状。

近20年来,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诊治已为国内外小儿外科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在发病率较高的亚洲地区,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已研制出小儿专用的纤维十二指肠镜,借助它行胰、胆管造影(ERCP),使小儿胰一胆管合流异常疾病的诊治达到了一个新水平。1989年我科率先在国内开展ER-CP技术并应用于临床。5年多来,我们收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病儿75例,发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儿有89。6%伴胰-胆管合流异常,进而提出胰-胆管合流异常是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的主要病因的理论根据胰、胆管造影发现的各种畸形提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和胰-胆管合流异常分型的新观点,此点对术式的选择及预后评定有重要价值。

对这类病儿,清除病灶、重建胆道,使胰、胆管分流,手术效果十分令人满意。为了减少检查后出现并发症,我们总结出每日晨检查,当日确诊,当日手术的经验。这样,不仅减轻了病儿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且无1例出现并发症,使小儿先天性胆总管扩张和胰-胆管合流异常的诊治达到了国际水平。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许多的遗传性疾病是由于怀孕前没有做检查,等孩子出生后才发现,但已为时过晚,给父母和子女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现代医学已经很发达,一些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染色体的检查来预防。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是遗传信息...
  •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八对夫妻中就有一对不能生育,育龄人群的不孕不育比例平均约为12。5%。尽管这一数据并不十分精确,地区样本的差异也很大,但是它反应出我国不孕不育人群数量正在快速地增长,已从上世纪70年...
  • 一、一般治疗:加强体质和增进健康有利于恢复生育能力;掌握性知识,学会预测排卵期,可以增加受孕机会。二、针对病因的处理与治疗:1.治疗器质性疾病,如肿瘤和生殖道异常等;2.诱发排卵:经检查属于无排卵性不...
  • 因为不育的原因很多,所以治疗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如果病因在女性生殖器官,应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预防复发,如:子宫内膜炎症。可选用孕激素或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用女性激素治疗子宫发育不良。如...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