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胃肠炎上吐下泻调理需对症

06-11 21:10 好宝宝 126

夏秋两季,一定要把好饮食关,防止病从口入。如果吃了发馊变质、被苍蝇叮过的饭菜,生水,不清洁的瓜果;或因热贪凉,感受暑湿,常常会突然发生上吐下泻。大多数病人先感到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接着便会腹泻黄水样大便,轻的每天3-4次,重的10余次,还会有怕冷,发热,头痛等症状。这便是夏秋季的常见病——急性胃肠炎,中医称为“吐泻”,又叫“热霍乱”。过去,群众中曾流传有“有钱难买六月泻”的说法。意思是说在炎热的夏季,腹泻几次不碍事,暑热在人身有出路。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为.吐泻发病急,很伤人,病后好多天都难以恢复健康,严重吐泻的病人很快会出现眼眶凹陷,皮肤松弛,口干尿少等脱水现象,甚至会引起虚脱而危及生命。所以对夏秋季吐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治疗上吐下泻需分清寒湿与湿热两大类型,分别采用温中化湿和清热化湿的治法。

胃肠炎上吐下泻调理需对症

胃肠炎上吐下泻调理需对症

一、寒湿症:

腹痛腹泻,粪便清稀,呕吐清水,苔白腻。可选用下列方药:

1.藿香正气丸,每次6克,每天3次。

2.纯阳正气丸,每次1。5~3克(视病情轻重而定),每天3次。

3.辟瘟丹,每次4片,每天2次。

4.藿香、佩兰、苍术、厚朴、茯苓、泽泻各10克,木香、陈皮各5克,生姜5片。水煎服,每天1剂。

以上中成药可任选一种。汤剂可单独服用,或与一种中成药同时服用。

二、湿热症:

呕吐酸腐食物,腹泻黄色稀便,发热,苔黄腻。可选用下列方药:

1.葛根、黄芩各10克,黄连3克,藿香、佩兰、木香各6克,马齿苋、焦山楂各15克,水煎服。每天1剂,病重者可每天2剂。

2.香连丸,每次6克,每天3次。

吐泻频繁,脱水较重的病人,应送医院输液和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给宝宝喂养辅食可也是个麻烦活,有时候连妈咪都不懂,明明就精心准备了美味的辅食,宝宝为什么还是一味拒绝呢。对这之前已经接受的辅食,有的时候宝宝也不喜欢了,这可伤透了脑筋。其实宝宝拒绝辅食,有多方面的原因...
  • 在医院产科,时常收到少数因去医院的时机过晚,出现途中分娩的孕妇,不仅容易造成感染,一旦发生意外,还可给母婴带来危险。那么孕妇何时住院好呢?孕妇和家属在产前的这段时间,确实需要提高警惕,做好自我监护。自...
  • 按摩对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根据局部按摩的作用,分别于腹部、阴部、腰骶部进行按、揉、擦。本病根于肾,故配合点揉关元、中极、肾俞等穴位,以局部有酸、胀、轻微疼痛为度,以达到疏通经脉、温肾壮阳...
  •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同时又是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病,在我国发病率为万分之一,生过一个病儿的母亲再次生育时发病率为25%,近亲婚配中发病率明显增高。患儿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吃进去的...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