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遗传因素和神经精神因素易导致肥胖病

07-10 16:10 好宝宝 192
遗传因素和神经精神因素易导致肥胖病

遗传因素和神经精神因素易导致肥胖病

遗传因素:单纯性肥胖者多有家族史,观察肥胖者收养的子女与肥胖者生养的子女,发现后者出现肥胖的概率远远高于前者,有时在同一个家庭中同样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无法用后天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来解释了。科学家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了遗传在其中的影响,这些遗传因素的影响来自于基因作用的结果,目前已有十多个易感基因与肥胖病相关。

从家族遗传的角度来分析,父母肥胖的,子女出现肥胖的可能远较非肥胖父母子女者高。有统计显示肥胖者中60%~80%有肥胖病家族史,在对1556例肥胖者的调查中发现,双亲肥胖,其子女肥胖率达60%~87%,而对照组仅36%;母亲肥胖101例中,其子女肥胖率为51%,而对照组为38%;父母均不肥胖,子女仅10%肥胖。

既然肥胖病具有遗传的背景,是不是说肥胖病的决定因素就是遗传了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尽管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形成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惟一的。造成肥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饮食、运动、胰岛素反应、社会心理因素等都可成为肥胖病发病的因素之一,况且肥胖病的遗传因素还是多基因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的基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发现父母不胖而子女较胖的现象,这种现象还不少,这应该不是遗传作用的结果了。另外,最新研究资料指出:成人脂肪细胞仍有较强的繁殖能力,成年肥胖者的脂肪细胞能以儿童期的速度继续繁殖,这更是反映了非遗传因素的作用。

神经精神因素:人类和很多动物的下丘脑中有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内侧核;另一对为腹外侧核,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使人产生饱感而拒食,饥中枢兴奋时使人产生饥饿感而进食。两者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处于动态的平衡中,从而使人的食欲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维持人体相对稳定的体重。可能有人有这样的经历,在生气的时候,往往不思饮食,而在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不停地吃一些零食,其实这是精神因素对食欲的影响。当精神过度紧张时,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能神经受刺激,食欲就受抑制;而当迷走神经兴奋时,胰岛素分泌增多,食欲就会亢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凡能引起人的交感与迷走神经兴奋的因素,只要这种刺激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都会引起人体的肥胖或消瘦。有人推断,在体内有一种叫瘦素的物质,它是来自脂肪组织的信使,是一种蛋白体,由下丘脑分泌,进入外周血中,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通过抑制神经肽Y的合成和释放,后者可增加摄食,减少产热并使胰岛素水平升高。瘦素告知大脑人体存有多少脂肪,从而由大脑来调节脂肪的代谢,在肥胖病患者中,这一信号输送可能存在问题。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在妊娠期间孕妇就是个瓷娃娃,身体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尤其在妊娠期间的头3个月,侵入母体的病原体,包括各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易通过胎盘侵袭胚胎或胎儿,损害胎儿的健康,甚至导致胎儿...
  • 我们知道,正常使用药物可以治疗疾病,有利于人体健康。但是使用不当就会造成不良反应,尤其发生在孕妇身上则对胎儿危害更大。例如抗瘗药、激素类药、抗生素药、镇静药、催眠药、镇痛药、麻醉药、解痉药、抗疟药、抗...
  • 在胎龄为26周时(6个半月),胎儿的听觉器官就已经发育形成,其结构和出生时基本相同,只是在中耳的鼓室与乳突的部分略存在点不同。出生前在鼓室内仅有极少量的空气存在,乳突的气化也未全部完成,直到出生时随着...
  • 见到别的孕妈妈肚子都大大的,很有“孕”味,可是自己的肚子却很不显眼,不少孕妈妈都焦急万分,是不是自己的胎宝宝太小啊……其实,胎儿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孕妈妈的肚子大小不是唯一决定因素。1、遗传因素胎宝...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