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冬季进补防哮喘

07-14 12:21 好宝宝 139

哮喘病人因久病体弱,冬季合理对症进补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有利于防止复发。哮喘病人冬季如何合理进补呢?

首先,哮喘病人可选择对症的膏滋方来进补。一般膏滋药组方严谨,处方有严格要求,由十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合而成。灵活的是它可根据病人各自的不同体质,结合脉象和舌苔,进行处方加减。

冬季进补防哮喘

冬季进补防哮喘

哮喘病人平时的饮食以“清补”为宜,可选择健脾补肾、养肺止咳、去痰止喘的食物或中药,如梨、莲心、大枣、萝卜、百合、白果、枇杷、荸荠、木耳和蜂蜜等,合理搭配熬制成药粥,或制成膏滋,以便长久服用。

哮喘病人食疗和进补的总原则为:急性发作期宜治肺(治标),慢性缓解期宜治肾(治本)。

急性发作期,以药物治疗为主,目的为消炎祛痰、止咳平喘。哮喘有寒喘和热喘之分。前者宜用温热性的生姜、葱白煎汤乘热饮服,平时辅以食疗可吃些羊肉、狗肉,以温阳补肾,大补元气。后者用清热生津的西瓜、麦冬和百合等,宜凉服,以清内热、利尿而有助于平喘。

缓解期间,在减少正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可以食疗为主。按中医“辨证施补”的原则,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哮喘,采取不同的补法。

肺气虚型症见气短息促、声低息微、盗汗、舌淡、脉细微。治宜固表益肺。可用百合粥(百合加大米煮粥)、人参汤(人参、橘皮、苏叶等煎水当茶饮)。上方益肺固表,适用于咳嗽少痰、喘急。

脾气虚型症见食少脘满、大便不实,脉缓无力。宜用健脾化痰之药膳。可自制萝卜健运膏:取萝卜、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等,加水煎煮,滤取汤汁,另置小火煎熬至较稠时加白糖,使其成膏滋,有理气化痰、健脾宽中的作用。

肾气虚型症见形寒怯冷、腰膝酸软、脉细无力。宜用温肾助阳之药膳,可用左归丸、金匮肾气丸、胎盘粉和灵芝核桃膏等成药。

在使用上述药膳治疗的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两字,勿食肥甘厚腻熏烤之物,勿食生冷辛辣之品,勿食过甜过咸之食,因这些都可使脾胃失调,聚湿成痰,诱发哮喘。平时避开可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物”,如虾蟹、海产品、烟酒、花生和牛奶等。饮食不可太饱,以免胃部过度充盈,向上挤压膈肌,从而影响肺部呼吸,加重哮喘。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小儿抽风时可表现全身或部分的肌肉强直、抽动、痉挛,强直就是肌肉发硬,全身挺直,有时头向后仰,严重的全身可向后弯成一条弓状,医学上称为角弓反张。所谓惊挛就是肌肉一下一下的抽动,可表现为手脚的抽动,也可是...
  • 众所周知的冬季是肛肠疾病高发的季节,所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对于肛肠疾病尤其是便秘更是要多加注意防治,因为一般来说,肛肠疾病无论是何种危害都是比较大的,而且比较容易引发痔疮、肛瘘等疾病,所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对...
  • 在早春时节,小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居所有疾病发病率的首位,特别是婴幼儿发病率更高。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小孩子一旦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表现发热、哭闹、烦躁不安,鼻塞和分泌物增多。这时小孩子会出现张口呼吸...
  • 婴幼儿哮喘是指3岁以下孩子的哮喘,在临床中,这类孩子并不是少数,占相当大一部分比例,然而由于婴幼儿哮喘与一般儿童哮喘相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加上许多地方包括医生在内,对婴幼儿的哮喘诊断不明确,往往诊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