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近视要扣分?视力考核要纳入中考总成绩?家长急了……

07-09 16:10 好宝宝 132

近日,山西省长治市将把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的消息一出,家长群体立马炸开了锅。有人质疑这涉嫌“歧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导向。虽然意见不一,但保护孩子的视力,让孩子远离近视,却是父母共同的期盼。

对“近视要纳入中考”这一消息反应最大的,莫过于本身就是近视的家长,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近视会遗传给下一代。事实上,高度近视(600+)特别是存在病理性近视时,才可能遗传给孩子,而一般的近视则基本不会遗传。

近视要扣分?视力考核要纳入中考总成绩?家长急了……

近视要扣分?视力考核要纳入中考总成绩?家长急了……

但是,如果你属于下面这2种类型,那宝宝变成“小四眼”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

“低头一族”式家长

标签:电子保姆+偏爱宅家

很多低头族家长不仅自己对手机爱不释手,甚至还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一旦孩子哭闹,就双手奉上电视、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对此,儿童眼科专家表示,学龄前儿童眼睛的眼轴较短,角膜弯曲度较大,具有一定的“远视储备”,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眼睛与屏幕的距离较近,长期注视屏幕易引发视疲劳,致其视力提前结束远视状态,发展为近视的风险就会提高。

低头一族多是宅男、宅女,连带着孩子也被迫“宅家”,而预防近视,户外活动必不可少。无论是室外自然光线的调节作用,还是户外活动促使人体分泌抑制眼球增长的多巴胺,对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是时候放下手机,带着孩子一起出门走一走了!

“迷信食补”式家长

标签:only食补+偏方窍门

疫情期间,由于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大幅上升,户外活动时间大幅下降,导致越来越多孩子视力下降。为了“解救”孩子的视力,家长们各显神通,纷纷祭出各种“护眼食谱”:重口味如鱼眼,小清新有胡萝卜,再来些菠菜点缀……总之是坚定“食补”不动摇!

首先可以明确一点的是,鱼眼此类以形补形的“偏方”并没有科学依据支持。真正对视力健康密切相关的营养包括牛磺酸、DHA、花青素、维生素A、钙等,但如果家长只通过日常饮食进行补充,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尤其是被称为“视黄醇”和“抗干眼因子”的维生素A。

维生素A在人体内以视黄醛的活性形式与视蛋白相结合,形成视杆细胞中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起到感受暗光的作用。此外,维生素A还是维持眼角膜、结膜上皮细胞完整性的重要物质,能够增强抵抗病毒、细菌伤害的能力,减少眼部感染。

最重要的是,维生素A能维持泪腺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使泪腺能够正常分泌泪液,缓解视疲劳的同时,还可维持泪膜的结构完整,是预防近视的重要因素。

但大多数食物并不含有维生素A,一部分蔬菜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虽然能转化成维生素A发挥作用,但医学研究发现,类胡萝卜素的转化率实在太低了,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动物肝脏是维生素A的主要食物来源,但又含有重金属、激素、抗生素等有害成分,并不适合婴幼儿食用。正因为食物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加上儿童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感染性疾病的大量消耗等原因,我国6月龄-14岁儿童维生素A水平并不乐观,缺乏率达到了47。98%。因此,食补不能盲信盲从,额外补充维生素A必不可少。

此外,钙参与神经和肌肉的收缩,有助于眼外肌的调节功能,对抑制眼轴的增长也有重要作用,而维生素D又是促进钙质吸收的关键因素,也是儿童较易缺乏的营养素。因此,宝宝出生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AD制剂(如伊可新),并持续补充到至少3岁,建议补充到青春期,可以避免由于维生素A、D摄入不足而对儿童健康造成影响,更可以降低近视风险。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每个月一次的排卵,是受孕的基本条件,而月经的到来,却并非是受孕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女性如果没有排卵,就算有月经的光顾也是没有用的。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经期和排卵的关系吧。一、有月经不一定有排...
  • 受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输卵管更是劳苦功高,它拾取卵子,是精卵结合的惟一场所,运送受精卵到子宫腔。但输卵管又是最易出问题的地方,在不孕女性中,有至少1/3是因为输卵管堵塞,而且还...
  • “老公,我排卵了,今晚早点儿回家!”在生育年龄的女性,每个月都会有一次排卵期。在排卵期前后2-3天,都是受孕的极佳时机。排卵期的那几天,女性声调会变高,大脑会变得更加有创造性,并且对男性也更有吸引力。...
  • 由于优生优育观念的普及,很多准妈妈都已经意识到备孕期间营养准备的重要性。但由于某些错误的观念,不少女性对于孕前该补充何种营养懵懂不解,也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计划,反而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一、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