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父母做好5不要孩子才能更好成长

06-20 23:00 好宝宝 176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也不可避免的会犯很多错误,所以家长急了,可能就会实施错误的教育手段,但是以下这五个不要去做哦。

1.不要搞物质刺激

父母做好5不要孩子才能更好成长

父母做好5不要孩子才能更好成长

有些父母的杀手锏就是对孩子的奖励: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奖励100元,90分以上买自行车,95分奖励手机一部;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MP4。虽有其他不同方式,但刺激效果是一致的。当人生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

2.不能体罚孩子

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训”,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这种做法,直接向孩子灌输了落后、野蛮的文化,扭曲了孩子的人格,使他们留下不同的缺陷。

3.不可回避性教育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好奇是青少年的特点,性问题是青少年回避不了的问题,但是,许多家长对性问题,在孩子面前闭口不言,致使孩子更加觉得神秘,越是增强了好奇心,导致作出糊涂事情。所以,有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做未婚妈妈,成为性暴力犯罪的当事人。

4.不要反对孩子做家务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孩子做家务的一切机会。这样实际是削减了孩子的能力,何况孩子还能从劳动中锻炼身体,放松紧张的神经,一些家长偏偏舍弃了这种好办法。事实证明在家常做家务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小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败感,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

5.不可扼杀孩子的独立人格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像不像?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像”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

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父母要从自身做起,不要误导孩子,也不要强迫孩子,学会尊重,亲情将会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1、纤瘦女性怀孕前应先增肥腰身纤瘦的女性容易在孕早期流产。研究人员经过对600名流产女性以及6000名怀孕超过3个月的女性进行观察,发现纤瘦的女性怀孕最初3个月,比正常女性流产率高出72%。为了孕育健...
  • 怀孕生子是女人的人生大事之一,万分不能轻忽,更不能在孕育宝宝的过程中忽视了自己,不然的话很容易造成以后半生的遗憾。对于想要生个健康宝宝的准妈妈来说,生活保健是必须的事情,只有具备全面的怀孕知识,采取良...
  • 为什么要做孕前检查孕前检查能帮助准备要宝宝的夫妇在怀孕前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和避免潜在问题,将身体和心理都调试到最佳状态,并在医生指导下有计划地怀孕,以减少宝宝出生缺陷,保证准妈妈平安度过孕期和分娩。2...
  • 一般来说,产后女性的身材问题主要是胸部下垂、腹部赘肉和妊娠纹、背部受损以及臀部下垂等。针对这样四个方面的问题,备孕女性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1、胸部训练。紧实和提升胸部能更好的促进产后的形态恢复,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