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宝宝学步家长容易进入这些误区

06-22 20:50 好宝宝 74

宝宝到了一定月龄就要开始学走路,但有些家长就希望宝宝能快点学会走路,因此也就容易进入些一误区,而这些误区不利于宝宝成长。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下,宝宝学走路,家长容易进入的6个误区。

1、使用学步车

宝宝学步家长容易进入这些误区

宝宝学步家长容易进入这些误区

很多家长喜欢将宝宝放在学步车里,这样既能让宝宝学会走路,自己也不用太过担心。但事实却是这不仅不利于宝宝学走路,反而还会影响其身体发育。长时间使用学步,会让宝宝形成“O”或“X”形腿,以后走路也会弯曲走路或是使用脚尖走路。

2、看见“X”、“O”腿形家长就焦虑

看到宝宝学走路后,腿形就从原来的直线腿变成“O”形或是“x”形。这时候她们变得焦虑不安,害怕影响宝宝日后形象。其实家长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要知道2岁左右时宝宝“O”形腿就会改变。而随着身体自身重量的增加,宝宝慢慢形成“X”形腿,等到6~7岁后就变成正常,因此,家长无需太过担心。

3、害怕宝宝腿力不够,不让走

部分家长知道过早让宝宝走路对腿部发育不好,就不让孩子走。但家长的过度保护,不仅让宝宝腿部肌肉得不到锻炼,大脑思维能力也会受到影响。0-3岁的宝宝主要通过身体学习记忆,没有身体运动发育,大脑发育自然也就受到影响。

4、害怕宝宝摔着,使用学步带

宝宝走路时会使用学步带,宝宝不会摔倒自己也比较轻松。但宝宝使用学步带后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大人给力,自身平衡性没有得到很好锻炼,而且使用学步带也会造成宝宝错误走路姿势,比如向前倾或是后仰,脚尖走路等等。

学步带需要绑在宝宝胸前,长时间的捆绑对宝宝胸部造成压迫,影响呼吸,降低肺部功能。

5、准备好学步鞋

刚开始学走路时家长就会准备一双学步鞋,这是错误的。刚开始,宝宝光着脚是最好选择。赤脚走路能让宝宝感知地面高低变化,寻找平衡与协调感觉。同时也能锻炼足底肌肉与韧带,促进足弓形成。温度太低可以给宝宝穿接近赤脚的软底鞋。

6、先学走路在学爬

有些家长不愿让宝宝爬行,先让他们学走路,这是不科学的。通过爬行,宝宝手臂、腰腿力量得到锻炼,身体平衡性与协调性都得到一定锻炼,这为以后的走路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家长应创造更多空间与条件,让孩子尽情爬。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平时带宝宝到小区楼下散步,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家宝宝10个月不到就已经开始走路了呀~我家的才刚会站!”。学走路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进步,因此爸爸妈妈以及家里的长辈都极为关注。宝宝自从学走路,每...
  • 宝宝摔下床,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冲过去把宝宝抱起来。这动作确实是关心和疼爱宝宝的表现,但这样的关心和疼爱方式,有可能害了宝宝。咦,为什么呢?难道宝宝摔下床还不能把他抱起来?不,不是不能抱,是不能太着...
  • 家务永远做不完,宝宝永远在哭闹,家里永远乱糟糟的……妈妈忙得焦头烂额。相信这是很多有娃家庭的常态。于是乎,妈妈经常想着怎么分散宝宝的注意力,让他不要常常哭闹。偶然地发现,把孩子放在电视机前看动画,宝宝...
  • 每个父母养育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其中也有不乏错误的做法,但这些错误当时并没有在他们的孩子身上表现出来。于是,他们便认为那是正确,还将这些所谓“正确”的方法传给别人或者代代相传。今天,小编将这些常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