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初秋谨防小儿患上伤寒

12-24 12:29 好宝宝 11

卫生部最近公布了2007年7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其中全国伤寒+副伤寒发病2662例,死亡1例。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到了夏末秋初,一过立秋,正是多种肠道传染病多发或高发的季节,近期尤其要防伤寒与副伤寒病。

伤寒、副伤寒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由伤寒沙门菌和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所引起的急性全身系统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初秋谨防小儿患上伤寒

初秋谨防小儿患上伤寒

伤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眼下的夏秋季最多。患者及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少数患者治疗不彻底或不正规,可能成为长期或终身的带菌者。

两种病的发病症状

伤寒、副伤寒发病特点明显:患者出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

感染伤寒菌后,人并不会马上发病,有3-60天的潜伏期(平均7―14天)。伤寒发病症状典型:一是发热,连续高烧(39―40℃以上)不退,与其他发热性疾病明显不同的是,脉速不快。

二是到发热的第6天,约一半患者会出现典型皮疹,呈淡红色丘疹(医学上称玫瑰疹),散布于患者的前胸、腹部,数量不多,一般是几个到十几个,大部分会在2―4日内消退。

该病的并发症较多,譬如恢复期里,可能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严重的还会出现神志不清。副伤寒发病症状相似,但病情较轻。

通过水、食物和苍蝇传播

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任何人都可能感染得病,但再次患病的可能性极小,能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副伤寒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与伤寒大致相同,不过以食物传播较为常见,副伤寒菌在食物中可存在较长时间。

要注意个人卫生

患者如果出现发热、腹泻等伤寒的相关症状后,千万不要擅自用药,要到有肠道门诊或发热门诊的医院正规治疗,并做好隔离消毒的工作。

平时预防中,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做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的管理,消灭苍蝇。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经常出差、经常在饮食摊点就餐以及经常接触伤寒病人的人,是伤寒或副伤寒的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提前预防,居住处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街道卫生院都有伤寒菌苗接种。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所谓肥胖,是指贮存于体内的脂肪过多,超过同年龄小儿的正常量,通常以超过同年龄同身高的正常体重20%者称为肥胖症。任何年龄小儿均可发生肥胖,但最常见于婴儿期、学龄前期及青春期。由于处于以上三个阶段的小儿...
  • 什么是黄疸?新生儿黄疸较其他月龄更为常见,这主要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新生儿常见的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宝宝的脸却黄了,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是怎...
  • 枕秃就是指孩子睡觉时与枕头接触的那部分,通俗地就是后脑勺出现没有头发,光秃秃的。其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表现之一,因为孩子烦躁不安,爱哭闹,睡不安,易惊醒,汗多,特别是入睡后头部多汗,由于汗的刺激不...
  • 什么是小儿疥疮?疥疮是由一种肉眼看不见的螨类——疥螨侵袭人体的皮肤引起,疥螨钻入皮肤后,是一种机械性刺激,而且死亡的疥螨和疥螨的卵粪可引起皮肤的变态反应,使皮肤发生丘疹、水疱或脓疱,同时伴有奇痒。疥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