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震惊!原来孩子打人、抢玩具是因为……

08-16 16:10 好宝宝 51

打人、抢玩具,这是0-6岁孩子会干的事,这让家长很是头疼,很多家长选择批评、惩罚、哄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一回头,孩子依旧我行我素。家长觉着丢面子,可又没有可行办法。其实,孩子使用暴力方式,是因为交流能力不够,待孩子逐渐长大了,就会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了。

一、使用暴力为交流——1岁孩子

震惊!原来孩子打人、抢玩具是因为……

震惊!原来孩子打人、抢玩具是因为……

一岁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呢,其一,手出于敏感期,喜欢抓东西;其二,通过打人、抓人、咬人,来确定自己与他人不同,这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两个特点都表明了小孩子的淘气行为,只是为了连结感情,得到对方回应,促进交流,希望得到对方爱的回答。可许多家长不知道,以为孩子顽皮淘气,不希望孩子乱动,强加制止。其实只要家长给孩子一些回应就可以了,比如抱抱孩子,亲亲孩子。

二、表达友好,确定物品归属——入学前儿童

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为争夺一个玩具而后独享,经常会发生打架行为,这让孩子不愉快,也让家长们闹别扭。那为何孩子会蛮横方式争夺玩具呢?

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的陪伴教导,孩子没人玩,只能呆在家里,这就给孩子带来了表达友好的困难,这不能怪孩子,是家长的问题。父母平时应该多抽出来一些时间,陪陪孩子,

让孩子在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的友好。同时呢,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物权敏感期”,往往要独享玩具,自己不玩,也不给其他小朋友玩。这时候,家长最好不要硬夺过来,把玩具让给其他小朋友。硬夺,只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斤斤计较”。最好的办法是保护孩子的拥有感,同时分散他的注意力,让其他孩子有机会接触一下玩具。

三、表达自己,维护自己——幼儿园阶段

孩子渐渐大了,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抢东西的行为也会变得变本加厉,看到别人的东西将想要抢过来,如果别人不愿意把东西给孩子,孩子还会出手打人。这时父母要让孩子有“他人”的意识,他才能够去为他人考虑问题。

相信看完这些,父母一定能够纠正孩子打人、抢他人玩具的错误。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美国国民健康中心统计的数字显示,在6岁到16岁的儿童当中,大约有520万的孩子至少有一只耳朵的听力因为噪音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这种伤害很可能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了,甚至可能始于婴儿期。造成这种伤害...
  • 6个月后,宝宝疾病的高发期许多年轻父母都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带宝宝去医院的时间,往往是在孩子出生后的第6、7个月。各大医院的婴幼儿就诊记录也显示,宝宝生病的高峰期,大多集中在6个月~3岁这个年龄段。究竟...
  • 婴儿脚气病,听起来可能让许多新手父母感到困惑和担忧。事实上,这种病症往往与维生素B1的缺乏密切相关。本文将为您揭示婴儿脚气病的真相,并分享三个重要观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同时,别忘了关注...
  • 很多孕妇在怀孕后坐公交车都被让过座位,也发生过很多趣事和尴尬的事情,这不大家都来吐槽了么。小刘遇到一件事,真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为三年前的一件事,现在小刘怀了二胎都不敢坐公交车。孕妇坐车被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