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尊重孩子行之有度

05-25 09:10 好宝宝 101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尊重孩子却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讲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家长的有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家长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鼓励孩子自己作一些决策。比如问问孩子:“你想吃苹果还是香蕉?”和孩子一起协商:“星期天你想怎么安排?”等等。其次,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多参与孩子的活动,多和孩子一起嬉戏玩耍,成为孩子开心的伙伴。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的感受,经常与孩子保持同一视平线谈话,从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到教育方式的运用上都要体现与孩子的平等。

尊重孩子行之有度

尊重孩子行之有度

但强调平等,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家长的主导作用。孩子年龄小,是非辨别能力差,时时处处都需要家长的悉心引导才能进一步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和知识,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家长的这种主导作用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体现的。针对孩子的特点,采用游戏的方式,往往更能体现平等与主导的结合。比如,我想让孩子听故事,常常不是直接提出这一要求,而是说:“你看布娃娃太孤单了,他想听故事,你陪他好吗?”想让孩子玩橡皮泥,我就说:“小熊肚子饿了,你做一些面条给它吃吧!”孩子不肯洗手,我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和孩子做洗手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孩子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家长的要求,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二、自由发展与遵守规范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成长规律,只有尊重这一规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发展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家庭中,只要无碍孩子的健康、安全和他人利益的活动,都可以让孩子尽情探索、自主选择、自由创造。比如,我们规定星期六晚上是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只要孩子不干出格的事情,我们从不干预。我们家的电器设备,除了电源总开关及插座规定不允许孩子动外,其他都鼓励孩子动手操作。这既增加了孩子探索的乐趣,又使孩子学到了必要的生活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孩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自由与规范相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给孩子自由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规则约束。比如,在家里,要让孩子知道各种用品、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每日饮食起居也要有一定的规律,按时就寝,按时起床。在我外面,要告诉孩子有关公共秩序和文明规范,并在家长的带领和示范下自觉遵守。家规的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些是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而有一些家规在家庭生活中却要因人而异。我有个朋友,曾为看电视闹过一场“纠纷”,孩子每天要跟着父母看完电视才肯睡觉,后来父母没有办法,只好每天晚上不看电视。我孩子也曾向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对他说:“你年纪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有比大人更多时间的睡眠,才能长得更快。”儿子听后口服心服。由此可见,在规范孩子行为时,要给孩子说清道理,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接受规范。

三、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要求兴趣是孩子认识事物的内驱力。孩子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倾向它、注意它,并且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它。因此,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善于启发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记得孩子在五岁时,曾经按照我们的意愿开始学习书法,在我们的督促下,他每天都要进行一小时的书法练习。有一天,孩子竟哀求说:“妈妈,我实在不喜欢写毛笔字了,一点意思也没有。每天你们都逼着我写,其实我是为你们写的。别人夸我,你们就高不兴。”这一番话,使我震惊,也使我伤心,我就问他:“那你喜欢什么?”孩子说:“我喜欢钢琴,想学钢琴。”我思考再三,觉得还是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满足他的要求。由于有了兴趣,现在他学习钢琴非常自觉,在完成作业之后,他把丰富的想象融汇在对乐曲的理解和弹奏过程中,充实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把付出的努力作为一种满足和享受。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养不教、父之过”,可偏偏有这样的爸爸,他们喜欢孩子,他们觉得当上爸爸是一件令人欣喜万分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新爸爸不愿定义自己的育儿角色,不愿参与到实际育儿中来,对宝宝基本上属于不管或不得已才管的状...
  • 每一个宝宝生病,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症状,比如食欲,比如睡眠,比如情绪等等,爸妈细心观察,用心留意,就能够在宝宝患病的最初阶段就给予发现,从而及时为宝宝治疗。食欲下降可能是生病的前兆当宝宝的饮食欲望不强...
  • 现代科学认为,胎儿的素质是可以随胎教而改变的。孩子接受过胎教和未接受过胎教有很大区别。接受过胎教的孩子有如下明显的优点。(1)睡眠好,不爱哭经过胎教的孩子身体健康,体内营养充足,很少有不适感,自然睡眠...
  • 胎教是指在孕期通过各种方式对胎儿进行教育,以期望促进胎儿的智力发展和健康成长。胎教的科学性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以下是几个关于胎教的观点:一、音乐和声音的影响研究表明,胎儿在妊娠后期能够听到外界的声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