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如何指导孩子尊敬老人

10-17 00:47 好宝宝 10

尊老敬贤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应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然而,在日常交往中,常常发现不少孩子对待老人不够尊敬。如顶撞老人,不服从管教;用生硬的态度命令老人为他做这做那。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来指导孩子尊敬老人呢?

如何指导孩子尊敬老人

如何指导孩子尊敬老人

首先,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尊敬老人的带头人。孩子认识肤浅,判断能力差,缺乏独立性,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在他们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认为父母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应该怎样做。

因此,父母在与老人(自己父母、公婆、岳父母和其他老人)相处中,态度应谦逊、彬彬有礼、关心照顾、体贴入微,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让道。父母的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还可利用英雄模范人物、现实生活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良好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练习是强化记忆痕迹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将良好的行为转化为习惯,长久保持下来。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必须处处留意,对孩子从“小事”入手,加强培养。如: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用礼貌语言与老人交往(常用“您好”、“再见”、“谢谢”、“请慢走”等),关心、慰问生病的老人等等。多次训练,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第三,利用有关节日,启发诱导。

可借助老人生日、重阳节(老人节)、元旦、春节等有利时机,通过谈话、点拨、暗示,诱发良好行为。如询问孩子:“明天是××节(××日子),你应该做些什么?怎样使爷爷(奶奶)高兴呢?”孩子就会认真地说:“我帮爷爷切蛋糕,祝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我送奶奶一件礼物”、“我给爷爷、奶奶拜年”……

第四,及时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孩子易冲动、自制力差,他们的行为往往受情绪支配,容易出错,常常做出对老人无礼的举动,如对老人发脾气、摔东西、不理睬等。一旦发现这些问题,成人一定要舍得管教,严肃批评,耐心说服,使孩子认识错误。尤其不放过“第一次”,严格把关。迁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过错,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最后,建议老人多与孩子交往,增进相互感情。

有些孩子不是对老人敬而远之,就是漠不关心,这往往是交往甚少、感情不深的缘故。在交往中,常常要在父母的提醒下,才随之行事,非常被动,如给老人搬凳子,说“再见”等。

为此,作为老人,应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关心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交谈,缩短两代人的心理距离,不能因兴趣迥异,居高临下。对孩子只有“动之以情”才能使其主动关心、尊敬老人,自觉听从老人教导,努力做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女性不孕症是许多家庭面临的难题,如何准确判断不孕症成为了许多女性关注的焦点。好宝宝网原创为您解析三大关键要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不孕症,并倡导您在判断过程中务必听从医生或育儿师的建议。了解不孕症的定义和...
  • 生完孩子后,越来越多的妈妈会选择重返职场,那么,妈妈上班后,孩子谁来带?请保姆带吧,大部分妈妈是不放心,毕竟孩子还小;送回老家嘛,又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变成留守儿童。如果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孩子,至少上班时间...
  • 作为老人,从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那天开始,所有的义务就已经尽完了,剩下的人生应该完全属于老人自己。中国的老人家庭观念比较重,也对“天伦之乐”一说有很大的认同感,所以一般只要自己有能力,都不会拒绝帮忙带孙...
  • 四个月产假结束后,我就上班了。孩子到底由谁带,在我家不成个问题。由奶奶、姥姥组成白天队伍,爸爸、妈妈长守夜班,爷爷穿插的逗逗花花。小区里要么是由一个老人带,要么是妈妈全职带,像我家这么庞大的团队独树一...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