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婴儿期的知觉

03-21 12:59 好宝宝 18

一、知觉的发展

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认识。有的研究表明,刚出生后2天的宝宝就可以分辨人脸和其它形状。他们看人脸的时间比看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时间长。对出生至6个月的宝宝的研究更进一步说明了这种视觉偏好,他们凝视人脸图片的时间几乎两倍于任何其它图片。宝宝似乎天生对人感兴趣。其实,宝宝并非对人脸感兴趣,而是对人脸的轮廓线和曲度感兴趣。

婴儿期的知觉

婴儿期的知觉

大约在2个月左右时,宝宝对远和深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最有力支持了这个结论的是视崖实验。实验大致是这样的,在一个桌子上盖上很厚的玻璃,玻璃下面是一张方格布,布的一部分直接贴着玻璃,另一部分隔开几英尺,这样,爬过桌子的宝宝就感觉有掉下去的危险。在这个实验里,即使2个月的宝宝,也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当他们探索这个崖时,表现出明显的好奇。当宝宝长大到能爬过视崖的时候,会表现出明显的恐怖。他们不往深的一边爬,尽管他们的父母在对面,尽管他们也能感觉到玻璃板的坚固支撑。这种从好奇到害怕的变化,也许是因为宝宝爬动作的发展,使他们能更实际地观察深度和距离,也因为他们从经验中得知摔倒很疼,所以他们对高度格外小心。

二、知觉恒常和客体永存

知觉恒常是指当知觉条件(如距离,形状、明度等)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例如,一只小鸟,它飞来飞去,在我们的眼里,小鸟的大小、位置变来变去,但我们知道不管它在我们眼中呈的像如何千变万化,它始终是那只鸟。有了知觉恒常,人们才会对外界事物有比较稳定的认识。

一般认为宝宝在半岁后具有知觉恒常性,宝宝可以追着看一个滚动的物体,而且还能把它看成是同一个物体。知觉常性的出现,使宝宝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一些稳定的特征。

客体永存指的是当物体从人的视线中消失时,我们知道这个物体并不是不存在了,而只是我们看不见了。一般认为,大约在宝宝8~12个月时,由于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和行走)的发展和言语的产生,客体永存性也开始出现。例如,在这以前,你和宝宝“藏猫猫”的时候,你一躲开,他看不见了,也就不找了,以为世界上不存在“你”这个人了。可是在1周岁左右时,你再和宝宝做游戏时,你叫他一声,然后再躲起来,宝宝就会用眼睛到处找。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卵巢健康对于女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她是让女性保持青春活力、健康无忧的秘密武器。最近亲们的皮肤有出现不断变差的状况吗?常常有月经不调的情况吗?情绪是否也不太稳定?睡眠质量也开始下降,甚至出现失眠?同房时...
  • 一对健康的夫妻,如果性生活规律,通常会在半年内成功受孕。但是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未准父母尝试怀孕年龄的推迟等因素的影响,受孕也许不再是那么自然的事了。一些遭遇“不孕不育”尴尬的夫妻四处打听提高受孕...
  • 对于许多只有一胎生育指标而又非常热爱小孩的备孕夫妻而言,怎样才能在不违反计生规定的情况下能满足生多个小宝宝的愿望呢?答案当然只有想办法生双胞胎或是多胞胎了。然而一举两得也并非易事,那么有没有什么生双胞...
  • 元旦、春节、国庆结婚,婚后又马上怀孕,此时正值乍暖还寒或秋末冬初,气温变化大,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易发季节,在孕期尤其是孕早期,病毒感染容易导致胎儿畸形。产妇的褥汗本来就多,如果在盛夏酷暑分娩,气候闷热...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