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了解婴儿的知觉活动特征

07-15 09:54 好宝宝 118

婴儿知觉活动发生于6个月左右。此时婴儿因眼与手相互协调进行活动的形成,使得他在认识事物时不仅可以通过眼睛看,并能在眼睛调节下,用手摆弄、抚摸、敲击物体,逐步了解物体各方面的属性,对该事物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但这时的孩子虽然已能够认识事物的整体,却还不能确认事物的“常住性”,看不见“洋娃娃”,就等于“洋娃娃不见了!”能够认识物体的“常住性”则是在一岁以后。

3岁前幼儿的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水平较低。

了解婴儿的知觉活动特征

了解婴儿的知觉活动特征

研究材料表明,3岁幼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始能辨别“前后”方位;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可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4个方位,但在辨别“左、右”方位时,虽然能做到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却仍不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

孩子的形状知觉发展较快。一般地,3—4岁时可辨别圆形、方形、三角形;4—5岁时能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兰角形,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等;5—6岁时可以认识椭圆、菱形、五角形等,并能把正方形对折成三角形,但孩子叫出图形名称比辨认图形要晚。

国内外有关幼儿时间知觉的研究材料一致认为:幼儿时间知觉发展水平较低,既不准确,也不稳定。一般来说,3~4岁儿童仅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譬如孩子会告诉您:“早晨”是吃早饭以前的时候,“晚上”是妈妈下班以后的时候。4—5岁的孩子可以较好地运用“早晨”、“今天”、“明天”。5~6岁儿童具备了“前天”或“年”、“日”等较小或较大的时间单位。

3岁前幼儿的知觉缺乏目的性,往往和摆弄物体的动作结合在一起,因而缺乏观察力。幼儿期孩子的观察力初步形成,其特点是观察的目的性差,这在幼儿初期尤为明显。

幼儿很容易把注意分散到无关的细节上,以致把原来的目的、任务忘了,不能完成。幼儿观察的精确性也较差,表现为观察不仔细,观察过程中很容易注意事物外表较明显的特征,而忽略虽能代表事物实质但却不引入注目的细微部分。在观察方法上,幼儿常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态,突出的观察能力是神童智能结构中一大显著的特征。在观察的目的性、顺序性、精确性、敏锐性上,神童远远超出了常态儿童。

年轻的父母,只要您遵循孩子感知观察的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也许孩子将会表现出超常的感知观察能力。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黄体酮在怀孕期间究竟扮演着什么关键角色,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黄体酮"的奥秘。何谓黄体酮黄体酮是在排卵后经由黄体分泌,目的在于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以便在受孕时,能提供胚胎一个良好的发育、成长环境。怀孕时,...
  • 问题1我和丈夫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受孕的几率?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受孕的几率,你们应该经常同房,尤其是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段期间。由于精子在子宫颈内能存活3--5天,因此建议夫妻最好每3天同房一次,以此确保精...
  • 中国古代对于房事、授胎有很多充满睿智的见解,非常值得想怀孕生子的育龄夫妇借鉴。房事养生其实是生育文化的一个部分,它的要旨是增加精气,减少损耗,帮助育龄夫妇更好地完成怀孕这件人生大事。房事养生对如何进行...
  • 对于正在备孕的夫妻来说,着床是一个既神秘又充满期待的过程。那么,着床时女性会有什么感觉呢?好宝宝网原创为您揭秘这一话题,带您了解着床的真实感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着床的概念。着床是指受精卵成功植入子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