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婴儿“夜啼”影响成长

06-13 09:20 好宝宝 96
婴儿“夜啼”影响成长

婴儿“夜啼”影响成长

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可以说昼夜不分,醒了就吃,吃饱了就睡,一直到4—5个月才逐渐形成规律。到7—8个月时,80%的婴儿白天醒(偶睡一下)、晚上睡觉,到1岁时接近成人的生活规律。

所谓“夜啼郎”是指白天睡、晚上醒而啼哭的孩子。对婴儿本身来说,生长激素在晚上熟睡时分泌量较多,促使孩子身高的增长,夜啼时间一久,身长增加的速度就会显得缓慢。

婴儿夜啼除了生物时钟尚未转向成人化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或太冷、太热,太闷均使小儿不适而哭闹。还有一些婴儿半夜一定要喂一次奶,如果不喂就哭闹不止。有的婴儿尿布湿了,如果不及时更换也要哭闹。其他如某些疾病(佝偻病、尿布皮炎等)也可引起夜间啼哭。

纠正婴儿夜啼要消除诱因。对小儿生物时钟日夜颠倒的现象要逐步纠正,白天不要让孩子的睡眠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孩子醒时要充分利用声、光、语言等逗引他,延长清醒时间;晚上则要避免其过度兴奋而不入睡或产生夜惊。卧室内外要安静,温度适宜。要革除半夜再吃一顿的习惯。如有疾病应及时治疗。孩子睡眠时间的掌握如下:新生儿每天20小时;2—5个月的婴儿每天17—18小时;6—12个月的婴儿每天14—15小时;1—3岁的孩子每天12—13小时;3—7岁的孩子每天10—12小时;7岁以上的孩子每天9—10小时。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女性气血好,才会容颜焕发,所以说补血是女人一生的课题。怀孕后,充足的气血是孕妈妈身体健康、情绪良好的保证,也是为胎宝宝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前提条件。所以女性要在怀孕之前就调理好气血,为迎接体格强壮的活力...
  • 都市白领过年回家,难逃三姑六婆的催婚,已婚的甚至会被催“生”。可在“生”这件事上,有些想当妈咪的人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都市白领一族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一群人,但是白领生育能力下降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到来之后的天气一步步转冷,“十个女人九个寒”,没错,女性是极其容易惹上宫寒的。宫寒的女性容易出现手脚冰冷、月经不调、气血不和、皮肤粗糙等问题!你是否也害怕自己被打入“冷宫”呢?那就...
  • 套用当前流行的一句话,“baby不是你想要,想要就能要”,的确,孕育一个小生命,不仅需要准爸妈们健康的体魄,也需要抓住几个关键问题。小编来帮你支招,4字口诀帮助你“造人”成功。一、准!找准时间,找准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