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少年儿童的心声是什么?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披露了影响最大的十大“儿童心声”。
这是“儿童心声”课题组就“道德现状研究”、“学业负担状况研究”、“文化现状研究”、“权利维护状况研究”、“网络使用状况研究”等五个方面,对全市6000名少年儿童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少年儿童十大心声
十大“儿童心声”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希望有更多的闲暇时间;需要充足的睡眠;希望创作更多我们喜欢的儿童读物;希望老师多理解我们;希望各类教育资源尽可能向我们开放;请家长老师都来保护我们的“小秘密”;请社会各界都来维护少年儿童公共安全;渴望与父亲多沟通;盼望家庭和睦,最怕父母吵架和离婚。
别让补习班占据太多闲暇时间
希望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成为孩子的基本要求。调查显示,74。74%的少儿认为目前学校作业量还可以,减负效果初步体现。但另一方面,少年儿童参加的补习班却增加了,参加补习班达3个以上的达到16。5%,只有26。9%孩子没有参加补习班,校外补习班占据了上海少儿的大部分闲暇时间。另外,从家庭作业的来源看,家长和辅导班老师布置的占了49%。
调查显示,47。4%的家长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了再好”。将近一半的学生担心“自己减负而别人没有减,会使自己落后于别人”,82。8%的学生认为“学好知识是将来的惟一出路”。
优秀儿童读物不足
少年儿童希望创作更多适合他们的作品的呼声相当强烈,占受访孩子总数的55。3%。对影视作品,他们认为优秀国产动画和电影影响较小,比率只有17%,其中入围孩子最喜欢的动画片的只有《西游记》、《黑猫警长》;对学校图书馆的新书,认为很多的为37。3%,一般的为24%,新书很少和一般的为31。9%和6。8%。
双休日也要享受教育资源
调查显示,尽管学校各类教育资源开放情况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孩子们对此却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双休日也能充分享受学校教育资源。调查显示,目前双休日学校资源(电脑房、阅览室、篮球场等)开放情况并不理想,“经常开放”的为26。1%,“偶尔开放”的为35。8%,“不开放”的38。1%。
少儿活动场地的广度影响着少儿接受教育的范围,全社会关心少儿,应当在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开放上多做工作。
请保护我的“小秘密”
调查中,当被问及“你的父母(或老师)未经你允许会做下列事情吗”时,19。1%孩子们表示会翻抽屉,22。9%会翻书包,17。7%会翻衣服口袋,4。5%会偷看信件,6。6%会偷看日记,而都不会的只占27。5%。对“好家长”的标准,孩子们认为分别是尊重隐私(63。1%)、给予结交朋友自由(48。8%)、鼓励多于批评(45。6%)、注意除成绩之外的其他优点(43。9%)等。
从事调查的市少儿研究中心主任杨江丁等认为,少年儿童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心理渴望,而他们的愿望不少是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和重视的,这些心声实际上也是今后少年儿童工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