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婴儿流涎的内外兼容调治法

06-15 07:00 好宝宝 155

婴儿流涎,俗称“淌口水”,中医称之为“滞颐”。正常的流口水又称生理性流涎。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唾液腺尚不完善,加上不会调节口腔内的液体,流口水是很正常的现象。随着乳牙的出齐和月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也会逐渐转为正常。这时,流涎也会自然停止。

病理性流涎是指婴儿不正常的流口水。大人们经常因宝宝好玩而捏压其脸颊部,可导致腺体机械性损伤。腮腺有损伤的小儿,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过正常儿。婴儿患有口腔疾病,如口腔炎、黏膜充血或溃烂,或舌尖部、颊部、唇部溃疡等,也可导致流口水。婴儿流口水,常常打湿衣襟,容易感冒和并发其他疾病。

婴儿流涎的内外兼容调治法

婴儿流涎的内外兼容调治法

内治法

(1)良附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理中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参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或香砂六君子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治法:温补脾阳。用于婴儿脾脏虚寒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清澈,色白不稠,大便不实,小便清长。

(2)黄连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或鱼腥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蒲公英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甘露消毒丹,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清泻脾热。用于脾经蕴热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稠黏,浸湿胸前,进食时更多,伴有面色潮红,大便偏干,小便短少。

食疗法

(1)生姜2片,神曲半块,食糖适量。将生姜、神曲、食糖I司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代茶随量饮,或每日分2~3次饮服。有健脾温中、止涎的功效。

(2)炒白术9克,益智仁6克。加水煎取药汁,频频当茶饮。有健脾化湿、温中止

(3)薏仁50克,生山楂10克(鲜的更好),水650毫升。文火煮1小时,浓缩汁。

(4)绿茶1到2克,白术10~12克,甘草3到5克。后2味水煎取汁,加入茶叶即可。

(5)大枣5枚、陈皮5克、竹叶5克。将大枣、陈皮、竹叶,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服3~5剂。健脾益气、止涎,用于心脾有热的小儿流涎。

外治法

(1)取生南星9克,研成细末,加陈醋调成厚糊状。在临睡前,将药涂于两足心,l然后包扎,次晨起床时去之。7次为1疗程。

(2)药用丁香、肉桂各3克,共研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3~5天。温中健脾,有止涎作用。

(3)取吴茱萸末适量,醋调成膏状,敷于双足心。此方有引热下行的作用,对因口舌生疮所致的小儿流涎有效。

(4)黄连胶囊I粒,去掉胶囊衣,置于肚脐孔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清热利湿。

(5)肉桂10克,米醋适量。将上药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于每晚临睡前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外用敷料、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续3~5天。温胃散寒,对脾冷多涎者有效。

(6)明矾15~20克研末,开水化开,再加温水,使温度降至38~40cC,水量以浸没足背为宜,每日泡脚1次,连续2~3次。可收敛健脾。

预防保健

不要忽视小儿的护理。唾液常浸泡下颚直至皮肤,会使局部皮肤发红、轻度肿胀,甚至糜烂,脱皮。婴儿下颌、颏部、颈部要常用温水清洗,涂些油脂,保护皮肤。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1、神养: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免疫力产品,免疫力资讯),同时还能促进身体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2、睡养:保证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并做...
  • “管住嘴迈开腿”真是非常讨人厌的六个字,就想吃不想动,世上就没有多吃不动就能瘦的方法吗?答案是:想得美。所以吧,新妈们还是乖乖动起来吧。游泳在各种减肥方法中,最安全有效的减肥手段是运动;而在各种运动中...
  • 二胎政策刚出台不久,对于此时的新爸新妈们,是否还要再添一宝或许早已心有定数。不管是再添一宝,还是暂时不考虑,此时此刻仍然是新爸新妈的你们应该还在全身心的照顾刚出生的一胎小宝宝。不管是考虑到新手妈妈的身...
  • 妈妈们,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觉,下面不够紧,在爱爱时,是否感觉不到激情,爸爸们是否对那个变得不太感兴趣了?妈妈们,是否还在为阴道松弛而感到烦恼呢?其实收紧阴道松弛不可怕,小编下面为妈妈们推荐两种方法,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