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初春吃青菜水果防咳嗽

05-06 02:13 好宝宝 11

◎济南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中医师崔文成

近期患儿发热咳嗽有特点,多为表寒里热证。究其原因,多由饮食偏嗜辛辣及肥甘厚味,致使热邪内生,初春气候风寒,尤其在气候突变,寒风袭来之时,人体突然受凉,容易形成表寒里热证(又称外寒内热证,或称寒包火证)。

初春吃青菜水果防咳嗽

初春吃青菜水果防咳嗽

表寒里热证的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热、恶寒,体温可高达39℃以上,发热一般持续1~5天,部分患者有高热、头痛、周身关节肌肉酸痛、咽痛口干,咳嗽少痰、剧咳可引起胸痛,咽部充血,舌红苔黄、脉浮数,多数病人白细胞不升高。其病机为内热蕴于肺胃,外寒紧束肌表,治疗须内外兼顾,表里同治,清热解毒以清里热;散寒透邪而散表寒。发热时常用退热合剂、感冒合剂、乳蛾合剂、银翘败毒散等。热退后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剧烈咳嗽,咳引胸痛,咽干咽痛,有少量白黏痰,其病机为余热未尽,肺气不宣,治疗宜表里同治,清热散寒,重在宣肺透表,清肺利咽。常用宣肺合剂、清肺止咳合剂、泻肺止咳合剂、利咽合剂、参龙丸、清胃健脾丸、止嗽散和麻杏石甘射干青果汤等。

重视标本兼治,因人制宜,对有痼疾的病人,采取不同的药物,防止因外感而使旧病加重。如原有心肌炎的孩子又患外感发热咳嗽,在用药上一方面要顾护气阴虚的体质,一方面用些透邪药物驱邪外出,标本兼治,驱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避免气阴虚与外邪相互作用而使心肌炎复发或加重,常用沙参麦冬汤、保元汤等,这是中医治疗的优势。

中医注重治未病,预防为主,未病先防,宜外避风寒,适当“春捂”;内防上火,宜清淡饮食,多吃青菜和水果,睡足觉,喝足水;少到公共场所,避免与患者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夜宵总被认为是妨碍成功瘦身的万恶之源。每到晚上,那颗躁动的胃,跳跃的味蕾都和自己的决心在打架。羊肉串、汉堡、灌汤包、麻辣烫,这些磨人的小妖精,一遍遍的浮现在脑海里。可自己仅剩的理智也在告诉自己,不!能...
  • 朋友产后自己创业,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让婆婆来帮忙带孩子,以为可以安心地工作了,谁知道,婆婆的很多育儿做法令她非常苦恼,以下是她们的日常对话——宝妈:妈,这个粥尝起来很美味呢,但是宝宝现在才9个月,还不...
  •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疾病,它多发生在1岁半以内的宝宝身上,一般会持续5-7天。秋季腹泻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大便每日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
  • 小儿抽风时可表现全身或部分的肌肉强直、抽动、痉挛,强直就是肌肉发硬,全身挺直,有时头向后仰,严重的全身可向后弯成一条弓状,医学上称为角弓反张。所谓惊挛就是肌肉一下一下的抽动,可表现为手脚的抽动,也可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