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胎教:这些误区你闯了吗

01-06 01:19 好宝宝 9

拍打“胎教”?

有人建议,当胎儿踢肚子时,母亲可轻轻拍打被踢部位,然后再等第二次踢肚。胎儿再踢,母亲就再拍打。每天早晚两次,每次3~5分钟。据说,生下来的宝宝在听、说和使用语言方面都能获得最高分,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胎教:这些误区你闯了吗

胎教:这些误区你闯了吗

豆豆妈告诉你真相:从刚生下来宝宝的生活状态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小宝宝除了要吃东西填饱肚子睁开眼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就连大小便他也可以闭着眼完成。对新生的宝宝你会早晚两次每次3~5分钟地去拍打他吗?而且,当他还在腹中的时候,胎动并不是闲来无事在和你做游戏,他可能是伸个懒腰,或换个睡姿。你对他的拍打很容易引起他的烦躁不安,这并不能起到胎教的作用。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教育应该从0岁开始”,为了生个聪明可爱的宝宝,让孩子出生之前就领先他人一步,许多孕妈妈在怀孕初期就给腹中的胎宝宝胎教听音乐、胎教讲故事,殊不知音乐胎教不当可致胎宝宝耳聋,孕妈妈进行音乐胎教要走出误区。

音乐“胎教”?

在一些“胎教”课上,你肯定这样地记录着:怀孕5个月时进行音乐胎教。每次5~12分钟,6个月后,每次20分钟,一天1~2次。连音箱摆放的位置都有讲究,放在1米左右处,扬声器对着腹部,分贝在65~75。不仅胎儿听,准妈妈也得精神集中,一起投入。

豆豆妈告诉你真相:用声音来刺激胎儿,无非是想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而实际得到的结果是胎儿的听力阈值下降了。音乐通过母体的传递,被胎儿的听觉神经感受到时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和谐的旋律与节奏,而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声波,是有害的噪声,它有可能对胎儿造成易干扰和易激惹性。

也就是说,本来给胎儿一定音量的声音才能引起他的反应,而现在,一个比原来音量还要低的声音就能引起他的反应,表面上看起来,胎儿变得伶俐了,但实际上,是胎儿得不到安静的环境,神经变得紧张了。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在讲究优生优育的今天,备孕有讲究是共识,但依然有很多年轻夫妻没有把它当回事儿。正值春节放假催生季,这些冬季备孕的“黑名单”你不小心触犯了吗?一起来科普科普。1、为了快速怀孕频繁AA生活中有很多小夫妻认...
  • 随着国庆长假的结束,相信许多朋友都经历了与家人的温馨团聚。然而,在这个团圆与欢乐的时刻,不少年轻人却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话题——催生。长假期间,你是否也被长辈们亲切地“催生”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
  •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到来之后的天气一步步转冷,“十个女人九个寒”,没错,女性是极其容易惹上宫寒的。宫寒的女性容易出现手脚冰冷、月经不调、气血不和、皮肤粗糙等问题!你是否也害怕自己被打入“冷宫”呢?那就...
  • 对于第一次备孕的夫妻来说,大家总有一些“想当然”的做法。比如A男士认为,身体强壮的人都不用愁无后,结果,身体强壮的他被检查出精子活力低;B女士及丈夫为了尽快怀上宝宝,几乎每天一爱,这样总不会错过神奇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