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小儿伤食的家庭调理方案

06-29 12:30 好宝宝 127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其气主降;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其气主升。宝宝的脾胃功能薄弱,消化能力不强,若不注意乳、食调节,喂养不当,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宝宝年龄尚小,在看到喜欢吃的食物时往往不太会有节制,家长则不会过多地进行限制,很容易就任由宝宝进食过多而损伤脾胃,造成伤食,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由于饮食种类不同,而有伤乳、伤食之区别。伤于乳者,为乳积;伤于食者,为食积。对于本病治疗以消食化滞为基本法则。

小儿伤食的家庭调理方案

小儿伤食的家庭调理方案

小儿伤食调理之道

根据宝宝伤食不同原因在中医上分为:乳食积滞、积滞化热、脾虚夹击三种类型。

乳食积滞

宝宝症状

宝宝乳食不思、食欲不振,甚至厌食拒食,腹部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吞酸,恶心呕吐酸馊乳食,烦躁哭闹,夜寐不安,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红苔厚腻,脉滑等症状。症因

多由宝宝饿了一段时间后饮食过量;挑食,偏喜欢于某一食物;父母在喂养上有误区,认为宝宝吃得越多越好,结果喂食过多;或宝宝就餐习惯不好,父母拍打桌椅,强迫其进食某种高营养的食物等原因造成。

食疗原理

以消食导滞为主。伤食的主要诱因是食物积滞于胃肠,只要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糟粕就能排出体外,那么伤食症状就可缓解。

山楂粥

原料:山楂30~4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

制法:1.先将山楂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

加入粳米、砂糖,熬煮成粥。

麦芽饮

原料:麦芽30克,白糖20克。

制作:1.把麦芽洗净,去除杂质,放入炖杯中,加水250毫升;

2.把炖杯置于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除去麦芽,过滤,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积滞化热

宝宝症状

宝宝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胸腹及手足心灼热或低热,潮热盗汗,时有面红,心烦易怒,睡眠不宁,喜伏卧,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滑等症状。

症因

由于宝宝伤食时间稍长,身体内部生郁热而形成。

食疗原理

以清热导滞为主。本类型多是由于宝宝身体的郁热为原因,只要清除郁热,同时加以消化导滞即可。清热导滞的食物选择最多的有白萝卜和胡萝卜,也可以用寒冷的食物来食疗,但是这些食物的使用需要有所保留,以免寒邪侵犯脾胃。

白萝卜海带汤

原料:白萝卜450克,海带180克,盐适量

制作:1.将海带洗净,用温水浸泡数小时:

2.白萝卜洗净,去皮,切片;

3.海带和水一起放入砂锅,加盐,用武火煮沸,再将白萝卜入锅,改用文火煨炖至原料熟烂即可。

香菜白萝卜

原料:白萝卜500克,香菜150克,调料适量。

制作:1.将香菜择洗干净,切成2。5cm长的段;

2.将白萝卜洗净,削去皮,切成滚刀块;

3.将油放入锅内,热后下入萝卜煸炒,煸透加水和精盐,用温水烧至熟烂时,再放入香菜一起烧一下即可出锅。

脾虚夹击

宝宝症状

宝宝常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不思乳食,食则饮胀,腹满喜按或呕吐,大便溏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唇舌淡白,苔白腻,脉沉细等症状。

症因

宝宝的脾胃先天较为虚弱,再加上饮食不节制,即会导致食物积聚在脾胃无法消化,阻碍脾的运化功能。

食疗原理

以消补兼施为主。伤食所产生的食物积滞可通过消化食物来解决,同时需要补脾虚。红枣南瓜汤

原料:南瓜500克,红枣5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南瓜去皮,红枣去核,入锅一起加水煮烂,加红糖调化即可。

番茄山药

原料:山药300克,番茄150克,大葱15克,大蒜(白皮)5克,盐4克,味精2克,花生油20克,淀粉(玉米)10克,白砂糖3克。

制法:1.山药去皮,切圆形片状,用水泡上,除去黏液;

2.葱、蒜切片;

3.锅烧开水,下番茄略烫,揭去皮切小丁;

4.山药焯熟捞出;

5.炒锅注入油,放入葱蒜片炒香,再放入番茄丁翻炒;

6.最后放入山药片,加入盐、味精、糖等调匀,勾芡,出锅即可。

伤型泻调理

伤食型腹泻多由喂养不当致使胃肠功能紊乱造成,这类宝宝往往都是过早、过多地添加辅食导致的结果。主要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酸臭;呈黄绿色稀薄液状,夹有食物残渣或奶瓣,可有少许黏液,暖气酸馊,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睡卧不安,舌苔薄黄或垢腻。

可采取以下食疗方式:1.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2.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宝宝伤食的按摩疗法

腹部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使消化液分泌增加,以助消化。宝宝多有饮食过饱并且入睡过早的习惯,因此伤食多发生在睡眠中的宝宝,此时父母可为其治疗。

按摩方法

宝宝仰卧,两腿前屈,父母将一手掌平放其上腹部,然后自剑突处开始划圈揉摩至下腹部关元穴,再揉回剑突处,如此来回反复揉摩,手法宜由轻而慢至重而快,有时可稍加推压。一般在按摩5—10分钟后,腹部便会感到松软,症状减轻,并多可避免吐泻。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黄体酮在怀孕期间究竟扮演着什么关键角色,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黄体酮"的奥秘。何谓黄体酮黄体酮是在排卵后经由黄体分泌,目的在于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以便在受孕时,能提供胚胎一个良好的发育、成长环境。怀孕时,...
  • 除了基本的身体调理,对生活中一些小细节的把握,有助于孕前女性更好地调理身体。好的身体素质,为孕育健壮的宝宝打下坚实基础!下面四个生活中容易忽视的小细节,女性要引起注意:1、孕前仍然使用化妆品很多女性有...
  • 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近120万新生儿有出生缺陷。这意味着每30秒,我国就新增加1个残疾婴儿,其中先心病是出生缺陷的首位疾病,可以说是新生儿的头号杀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安琪教授日前告...
  • 中国古代对于房事、授胎有很多充满睿智的见解,非常值得想怀孕生子的育龄夫妇借鉴。房事养生其实是生育文化的一个部分,它的要旨是增加精气,减少损耗,帮助育龄夫妇更好地完成怀孕这件人生大事。房事养生对如何进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