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糖尿病患者要学会挨饿

03-16 23:40 好宝宝 8

许多糖尿病人容易饿,老想吃东西,原因是大脑中有一个“饥饿中枢”,它是由一组特殊细胞组成的。病人饥饿时,这些细胞会提醒病人及时进食。

由于糖尿病人血液中的糖进不了细胞,因此不管外周血糖有多高,只要细胞无法吸收,就会有饥饿感,如果采取一饿就吃的方式,则会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血糖越进不了细胞,人就越饿,越饿越吃,血糖就越高,于*的危害就越大。打个比方,汽车的油表反映的是油箱内的油量。正常情况下,您踏油门,汽油进入发动机,汽车行走。如果汽车得了“糖尿病”,踏油门后,汽油进不了发动机,于是您可能不管油箱里的油有多少,还会去加油。

糖尿病患者要学会挨饿

糖尿病患者要学会挨饿

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感到饥饿时,一般都需要控制饮食,合理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不过,适当饥饿不等于越饿越好。不少糖尿病人在控制饮食过程中会感到饥饿难耐,甚至出现头昏、心慌、手抖、全身乏力、出汗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可见“饿”也是要有原则的。

其一,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前两天因饮食控制出现“饿”是正常的,因为*从以前的饮食习惯过渡到控制饮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患者心理上必须克服。

其二,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要把握度,不能饿得太厉害。一般糖尿病人每天摄入的饮食量要根据体重和体力消耗来计算。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须摄入30至35千卡的热量;中度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35至40千卡;重度体力劳动者,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35至40千卡。若病人偏胖,标准放低;偏瘦,则提高标准。

其三,蛋白质的摄入还要根据肾功能适当增减。肾功能差的糖尿病患者,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要蛋白质0。6至0。8克。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大肾脏的负担。

其四,饿也不必强忍,少吃多餐也可以解决“饿”的问题。建议患者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至5餐中,白天每3至4小时进餐1次,睡前一两小时再少量加餐,这对于血糖波动较大、打胰岛素的病人效果最佳,既能解决“饿”的问题,又避免了餐后血糖高、餐前血糖低的困境。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做到以下个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就能安心度过怀胎十月,生下可爱的小宝宝。习惯一:不减肥、不超重怀孕期间是不适宜减肥的,因为,如果孕妈咪以节食或偏食的方式来减重,有可能使胎儿无法得到均衡的营养,此外,妈妈...
  • 妇科专家介绍,验孕棒的准确率和验孕棒的使用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错误操作或者操作时间不对那么就大大的降低了准确率。一般情况下正规品牌的验孕棒准确率大约在85%~95%左右。验孕棒的原理就是尿液测试。...
  • 遗传疾病咨询指怀上一个带有基因疾病的孩子的风险有多大,同时还包括如何进行测试和治疗,都有哪些方法等。根据个人及家族历史,风险可以极高,使后代直接就发生基因问题。遗传疾病可以从单方父母处继承下来,或者在...
  • 十月怀胎,这是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在怀孕之前就有很多的注意事项,怀孕期间需要注意行为习惯、饮食、日常起居等等一系列的东西。想要生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具体不同阶段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