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宝宝
寓教于乐,育儿启蒙的首选平台!

“盐”多必伤!给宝宝减盐要少吃这些食物

01-23 15:39 好宝宝 12

盐不仅能提供咸味,还能去除腥味,突出菜的鲜味。但如果摄入过量,会对身体有损伤。

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来说,不用添加盐。因为不管是母乳、婴幼儿配方奶粉,还是6个月后给宝宝添加的辅食中,都有这阶段身体发育所需要的氯化钠,纳是盐的主要成分。

“盐”多必伤!给宝宝减盐要少吃这些食物

“盐”多必伤!给宝宝减盐要少吃这些食物

1岁以后可以尝试给宝宝适量加盐。1到3岁的宝宝每天摄入1克盐比较合适,不能超过2克。4到6岁每天3克,7-10岁每天4克,11岁以上每天不要超过5克。

有人说这都精细到1克2克了,有这么重要吗?真的有这么重要。如果盐摄入过量,会对宝宝的身体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我们吃进去的盐,要经由肾脏的处理,再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成熟,摄入过多,就会增加肾脏的工作,造成伤害。

其次,高盐饮食会让宝宝口味越来越重。而长期的高盐饮食,会让孩子在成年后有患上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的风险。

最后,盐吃多了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因为盐会减少口腔唾液的分泌,让细菌和病毒在呼吸道有可趁之机,容易患上感冒、咳嗽等疾病。

那么,怎样才能让宝宝减少盐的摄入呢?

第一,为宝宝单独准备食物。

有些宝宝到了2、3岁,家长就觉得单独给宝宝做饭太麻烦,就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吃。

但是宝宝的体质和大人还是不同的。就算不单独为宝宝烹饪,也可以提前把宝宝的菜盛起来,随后按照成年人的口味再加盐或酱油。

为宝宝做饭时,尽量利用食材本身的味道。番薯、红枣、南瓜、西红柿等食物,本身的味道就很丰富。不仅健康,还能开发孩子的味蕾,避免挑食厌食。

第二,提倡家庭的少盐饮食。

吃太多盐对成人来讲也没好处,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发生的风险。宝宝始终会和成年人在一张饭桌上吃饭,会受到家庭饮食习惯的影响。所以,成年人也要让自己养成少吃盐的习惯。

做菜的方法可以多样化。今天红烧了,明天就试试清蒸;今天爆炒了,明天就试试白灼。这样来平衡盐的摄入,养成良好的家庭饮食习惯。

烧菜时要把握放盐的时机。出锅之前才放盐,这样可以让盐停留在食物的表面,吃的时候就会更咸。

并不是说只有食盐会含盐,酱油、料酒、食醋中也同样含盐。普通的酱油10毫升换算成盐约1。7克。如果放了酱油又放盐,一道菜的盐分就很高了。所以,在选择盐以外的调味品时,要注意选择钠含量低的,并且尽量少放。

第三,减少在外用餐的次数。

外面的餐食往往需要色香味俱全,为了让菜的卖相更好,通常会采用红烧烹饪。红烧时加的糖会掩盖咸味,而为了让食物吃起来更有味,厨师又会放更多盐。

尤其是一些炒菜、火锅冒菜、麻辣类的食物,特别容易食盐超标。

就算有时不得已在外面吃,也要给宝宝点一些清炒、白灼或者清蒸的食品。哪怕在水里涮一下再吃也是好的。

第四,避免日常生活中“隐形盐”的摄入。

除了厨房,日常生活的小零食经常会成为“隐形盐”的所在地。比如宝宝们喜欢吃的蛋糕、面包,吃起来甜甜糯糯的,味道香浓。可是,别以为它只含糖。在做面团的时候,为了增加面筋的弹性,都会加盐。

还有些坚果类食品,炒制的过程中大多会用盐来调味。

一些预制包装好的卤味,比如豆干,更是“隐形盐”的重灾区。比如一包100克的豆干,钠的含量可达到1067毫克。

我们在选购零食的时候,要多关注成分表。看了就会发现,像苏打饼干、火腿肠、五香花生这些小零食钠的含量都很高。甚至我们经常吃的面条,也有可能是含盐量较高的。

食物的成分表通常会显示钠的含量,钠的含量乘以2。5就是盐的含量。平常要选低钠食品,比如原味坚果,低糖酸奶等等。

妈妈们在选购零食的时候,要做个有心人,防止“隐形盐”的摄入。

免责声明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可能需要
热点文章
  • “不举”,在医学上称为勃起功能障碍(ED),专家表示,男人这一生患上ED的危险期主要有三个阶段,如能顺利渡过,你的性福将可以延续到80岁甚至更长。这里说的三个危险期,主要是因心理问题导致的ED,排除器...
  • 刘女士在上环后,医生曾经交待她要定期检查,她检查了几次后,嫌麻烦,觉得检查的意义不大,就再也没有上过医院。这次例假推迟后才去医院检查,B超检查显示:节育环已经下移至宫腔下段。由于没有及时发现,结果懵懵...
  • 第一步,放弃节食,选择运动减肥。范志红表示,很多女性担心怀孕期间体重超标,因此打算在怀孕前把体重降下来。不过,这个阶段一定要停止节食,只能靠增加运动来减肥。由于孕前期准妈妈往往食欲不振,宝宝的营养在很...
  • 想要“打造”优生宝宝,在孕前就该及早做好准备!以目前晚婚,以及生育年龄逐年攀升的趋势来看,想要改善生育质量,降低怀孕时的风险,务必要在孕前就先做检查,才能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至于有哪些项目是孕前检查...
推荐文章